5月30日,市民政局召开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新闻通气会。记者获悉,全市民政系统坚持最有利于儿童原则,聚焦儿童身心健康,大力实施“渝童守护”行动,持续提升困境儿童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能力,全力护航1.2万余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12.3万余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23年以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2.68亿元
兜底保障更加精准
据了解,我市持续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保障水平,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然增长机制。按现行标准,全市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05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405元。2023年以来,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2.68亿元。
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胡立介绍,与此同时,我市扩大孤儿保障范围,对年满18岁后就读于教育部门核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大专、本科学生,继续发放基本生活费直至完成学业。
“童心相伴”重点民生实事已惠及儿童2.3万余人
在关爱保护方面,2024年,市政府将“童心相伴”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成为全国首个将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的省级政府。
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人陈涛介绍,“童心相伴”项目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利用周末、暑假和节日等时间节点,为全市13万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辅2000场,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个案服务不少于1000例,为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心理团辅298场,惠及儿童2.3万余人。
同时,2023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还通过购买服务、慈善募捐、公益创投等方式,培育发展了81家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整合社会工作者、公益慈善资源、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筹集资金2500万元,深度参与儿童关爱帮扶服务,惠及困境儿童、留守儿童4.2万余名。
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关键一环
全市已有村(居)儿童主任1.1万名
儿童主任作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关键一环,也是儿童福利政策的实施者、传递者。
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处长彭友谊介绍,民政部2019年建立儿童主任制度,要求村(居)民委员会要明确由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大学生村官或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人员负责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优先安排村(居)民委员会女性委员担任,工作中一般称为“儿童主任”。
目前,我市已指导各区县选优配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队伍,已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031名、村(居)儿童主任1.1万名,基层工作力量得到有效充实。
2023年7月以来,我市开展儿童主任赋能增效行动,编印儿童主任工作指引,公开征集、统一发布儿童主任工作标识,举办儿童主任公开宣誓活动,强化儿童主任责任、身份和服务意识。市民政局已督促指导各区县全覆盖开展儿童主任业务培训,举办市级示范培训2期,提升儿童主任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将构建市、区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基层网格员五级服务网络,依托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三大服务联合体”,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关爱服务。
(责编:g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