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张静蕾在自己和奶奶睡的床上玩耍(7月30日摄)。
张静蕾今年6岁,家住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寺峪口村,即将上幼儿园学前班。静蕾的父亲2012年被判刑入狱,母亲2013年改嫁再未联系过女儿,爷爷和奶奶靠家里种着核桃、玉米、小麦的6亩地维持生计。静蕾爷爷的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最近正在住院。9月就要开学了,奶奶希望小蕾能够上小学,这样家里就能省下一学期2000多元的幼儿园学费,但小蕾离小学入学年龄差了4个月,还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事实孤儿”,又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们的父母一方死亡、失踪、患有精神病、重残、重病、正在服刑(3年以上)等,另一方未履行监护照料义务1年以上,抑或是非婚生、遭遗弃后被收养,导致事实上无人抚养。按照国家对孤儿的定义,他们不是孤儿,无法享受与孤儿同等的补助,但是他们生活艰难,处境困苦,由于政策缺失,难以获得相应的救助和关怀。据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课题组根据全国20个省份的数据推算,截至2011年,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总数约57万,由于长期缺乏关注,这个数字或许更为庞大。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部分事实孤儿曾是留守儿童,陕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对陕西6个县、237个事实孤儿样本分析,发现57.4%的孩子父亲打工中意外致死、致残、重残,母亲改嫁出走;83.1%的孩子由老人抚养;91.8%的家庭月收入不足千元;49.7%的孩子因为贫困想过辍学。大部分事实孤儿仅仅能够吃饱饭,很大一部分事实孤儿未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即使有加入也难以受益,50%的事实孤儿只有病情非常严重时才会去医院。“除了缺钱,事实孤儿更缺爱。”陕西省南郑县妇联工作人员在对事实孤儿摸底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孩子胆怯、自卑、沉默寡言、感觉孤独、不愿与抚养人交流沟通。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事实孤儿”被人们所了解,这一群体已逐渐得到部分社会力量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许多社会机构开始发起针对事实孤儿的救助,民政部2013年公开表示,积极争取将事实上无人照顾的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范围。2014年年底,陕西兴平市开始进行试点对所有符合标准的“事实孤儿”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3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该计划预计2016年在陕西全省推行。新华社记者刘潇摄